热心教育慈善事业 钱七虎院士让八百万元奖金实现增值
八百万元奖金的增值效应
科学精神论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近上了热搜。奖金金额由原先的50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800万元;以前个人只能支配500万元中的50万元,现在800万元全部归个人所有。故事还没有完。刚刚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决定,全部奖金用于在老家昆山成立助学基金,让更多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
除非你也是能把“挣它一个亿”定为人生“小目标”的人,否则,我们很容易形成共识: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较之以往不是量变,而是质变!说质变,是因为这项国家大奖终于实现了奖金属性的彻底回归:既然重奖科学家个人,就得嘎嘣利落脆,而不附加任何条件。可谓授者气度豪迈,受者仰俯无愧。
更重要的是,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科学精神的伸张和弘扬。国家颁发这项大奖时,向公众传递了一种明确的主张:谁在我们的社会上更应当受到推崇,谁是我们的时代里最可爱的人!
前不久,笔者讲课后互动时,有位青年学生提问:为什么有的影星眼都不眨就能支付8亿多元的税务罚金,而那么多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却要为每个月的购房按揭奔波?笔者反问:“你看过她演的电影吗?”“看过。”“看得多吗?”“多!”
其实,许多对明星海量财富愤愤不平的人都忘了,明星们的钱其实都来自你的口袋,是你自己心甘情愿花着时间去给他们“凑份子”。
社会财富的分配很多情形下是市场行为,而这种市场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由公众的价值取向决定。科技工作者相对较低的收入没有反映他们的工作价值,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尚未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价值。社会财富没有更多地向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聚集,说到底是因为公众的科学认知低下和科学精神缺失。所以,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导向意义远比金钱重要,是件大好事!
谁不知道钱好用?自己用不完,还可以留给儿女呢!而钱七虎院士却把还没捂热乎的800万元捐了出去,而且是捐给教育,让好事变得好上加好。好就好在对于颁奖方的国家和得奖方的个人来说,金钱都真正成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完成了一次超越物质的精神升华,也为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发扬光大增添了令人称道的范本。
钱七虎院士一贯热衷教育慈善事业,多年来资助金额累计超过100万元。他获奖后并没有受到舆论裹挟和道德绑架,而是顺理成章地以自己的方式让这笔钱迅速“增值”。不到一周时间,800万元“本金”获得了无数个“涨停板”。这种“理财”成就如同他在防护工程领域的科研建树一样,高山仰止,令人感佩!
上一篇:卢永根生命中的“70年”
下一篇:大师风骨泽后学
- 郇华民:一个大写的教...2020-04-15
- 缅怀李学勤:一生追索...2020-04-15
- “改革先锋”许海峰与...2020-04-15
- 郑俊选:我要同教育事...2020-04-15
- 不忘初心学雷锋 牢记...2022-03-09
- 学雷锋 树新风2022-03-09
- 峨边县幼儿园开展学雷...2022-03-09
- 学雷锋精神、创文明夹...2022-03-09
- 金口河区共安小学开展...2022-03-09
- 雷锋精神代代传 ——...2022-03-09